十万吨金属硅有序发展1
编者按:工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,在经济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。但由于历史原因,瑞丽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,成规模的工业项目缺乏,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不明显。为积极响应市委、市政府“工业强市”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号召,景成集团先行先试,积极打造金属硅生产重大工业项目。尤其是在金属硅产品国内外市场价格低迷的困难时期,景成硅业迎难而上,努力寻求新突破,真实地诠释了“迎难而上,追求高远”的景成精神,把边疆民企的发展梦和“中国梦”巧妙融合。
一、生产经营
景成硅业于2012年8月26日点火试生产,至2012年12月25日停炉检修,去年硅业共试生产4个月。在停炉检修阶段,景成硅业高效推进原材料采购工作,目前硅石、木炭、石油焦等原材料储备到位,满足今年生产所需。同时人员招聘、后勤服务改进各项工作按计划进行。经过积极准备,2013年度硅业生产冶炼工作于6月1日正式开始投入生产。目前,各项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。
二、安全生产和环保治理
在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过程中,公司牢固树立“安全第一,预防为主,综合治理”的安全生产理念,不断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,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,完善事故应急预案,普及安全文化宣传教育,加强安全生产现场管理,切实建立起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,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。自投产以来,公司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。
景成硅业秉承对社会负责的精神,在项目建设中注重加强环境保护,推行清洁生产,切实按照国家和地方环保部门的要求及《可研报告》、《环境影响报告书》中的规划落实环保资金投入和环保措施治理,综合利用各种防治污染的技术措施,提高能源利用率,减少污染排放,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,目前公司除尘设备运转正常,效果明显;水资源循环利用,污水治理科学,符合环保及排放要求;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理,管理科学规范。
三、迎难而上,寻求突破
最近几年,金属硅市场面临严峻国际国内环境,价格持续低迷,尤其是前不久欧盟对华进行“光伏双反”更是使硅生产企业陷入寒冬。在这样的困难背景下,景成硅业作为德宏州最大的硅冶炼厂,紧握时代脉搏,迎难而上,在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中始终坚持高标准、严要求,在环保措施投入、设备选型、技术创新以及生产工艺改造等方面加大投入,务求实效。比如,洗石机改造、循环水冷却塔安装、高低压补偿等方面都有所突破。同时注重清洁生产、节能降耗,公司制定科学的奖惩措施,进行原材料消耗管控,并加大宣传,使之成为共识。在生产过程中,公司密切关注金属硅前沿科技信息,不断引进、吸收先进的科技创新和技改成果。并加强与电力等部门的沟通联系,力争解决供电电压偏低和不稳定的现象。公司也注重加强与硅冶炼同行的联系,积极代表硅生产企业争取政策支持,切实鼓励政府与企业携手并肩,共渡难关。这一系列措施也取得了效果,景成硅业在困难中求生存,在创新拼搏中求发展,真实地诠释了“迎难而上,追求高远”的景成精神,把边疆民企的发展梦和“中国梦”巧妙融合。
四、项目基本情况
景成集团瑞丽市循环经济产业基地(简称“产业基地”)是景成集团以独立选址方式投资建设的重大产业项目,位于瑞丽市姐相乡汉弄村,被列为2012年云南省“三个一百”重点建设项目之一。作为景成集团的下属子公司—瑞丽市景成硅业有限责任公司主要承建产业基地10万吨金属硅冶炼厂项目。项目计划总投资7.5亿元,占地面积250亩,分两期推进:一期投资建设8台12500千伏安矿热炉,二期投资建设4台25000千伏安矿热炉。项目于2010年3月动工建设,经过认真筹备和积极努力,一期4台机组于2012年8月26日正式进行试生产;另外4台电热炉已完成各项前期准备和设备安装等工作,待电网公司供电后即可进行试生产。二期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当中。
五、效益分析
冶金产业板块是景成集团经过深入调查,科学分析研判后着力打造的新型产业,也是集团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,大力推进工业发展、壮大地方工业发展水平的体现。
10万吨金属硅项目建设符合云南省政府提出重点发展 “三头在外”(市场、原料、能源)加工制造业政策规定。也与德宏州、瑞丽市提出“工业强州”、“工业强市”的经济发展思路相契合。整个项目全部投产后,按照现行市场价进行计算,通过产品出口外销,预计年销售总额可达16.8亿元,年均利润总额约2.2亿元,年上缴税金近1.9亿元,可为社会提供1300余个就业岗位。这对于增加税源,扩大就业,提升地方工业规模,推进桥头堡和试验区建设步伐都将起到重要作用。
争当桥头堡建设排头兵,促进全州全市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,开创沿边开发开放新奇迹需要有良好的工业项目来支撑和推动,作为德宏州最大的硅冶炼厂,景成硅业10万吨金属硅冶炼厂项目的建成和发展将切实起到引领和表率作用。